(特派記者/李蘭欣採訪報導)最近常聽到或感受到氣候變遷對生活帶來的影響,隨著環保意識逐漸提高,「減碳」的聲浪也越來越受到重視!為了減緩氣候變遷,我們常常聽到需要「減少碳排放」,方法不外乎將發電方式從燃煤轉到永續能源、要求企業減少製造產品時的溫室氣體排放等。然而,您知道什麼是「碳足跡」嗎?它與碳排放有什麼不同?氣候變遷帶來的各種災害已經近在眼前,我們又該如何在日常生活減少碳足跡,為地球降溫?
何謂碳足跡?
今年夏季氣溫屢破歷史新高,在赤道太平洋海溫發展尚未達到聖嬰事件的標準下,全球溫度就已創新高,氣象局說明,「2023年6月全球溫度打破過去歷史紀錄,成為有紀錄以來最熱的6月份。由於氣候變遷讓冬天的暖化比夏天還明顯,讓冬季的增溫比夏季更嚴重,台灣的夏季長度最多將增長到210天,冬天可能就會真的消失,憂心的是全球增溫的速度會越來越快。而且未來有強聖嬰現象的趨勢,全球暖化疊加聖嬰現象,可能導致明年極端高溫比今年還熱,宜蘭縣環保局提醒民眾要特別留意熱傷害。
根據環境部的定義,「碳足跡 (Carbon Footprint) 可被定義為與一項活動 (Activity) 或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過程所直接與間接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。 」簡單來說就是一項商品或服務,從原物料開採與製造、組裝、運輸交到消費者手中,一直到被丟棄或回收再利用的整個過程所排放的二氧化碳,因為是採用各階段排放量作加總,就如同踩踏過的痕跡般,形成完整的軌跡,所以才被稱為「碳足跡」。
如何知道碳足跡呢?就看碳足跡標籤
為了得知一項商品或服務的碳排放量,全球最早推出的碳標籤是由英國政府於2001年所成立的Carbon Trust,於2006年所推出之碳減量標籤(Carbon Reduction Label)。台灣也於2009年開始研議並推動「台灣碳標籤」的機制,成為全世界第11個推動碳標籤的國家。2010年5月政府完成產品碳足跡標示作業要點,規範產品碳足跡標籤證書申請、審查、使用及管理相關事宜。並於2014年起推動碳足跡減量標籤(Carbon Footprint Reduction Label)。透過碳足跡標籤的施行,可讓產品各階段的碳排放來源透明化。而碳足跡減量標籤,則可進一步激勵企業規劃削減其產品製程所產生的碳排放量。宜蘭縣環保局鼓勵民眾優先選購碳標籤產品,達成低碳經濟的永續消費與生產模式。